诺门坎战役最大赢家是谁?依据战后分析就不是斯大林,而是蒋介石_日军_日本帝国_苏联

你的位置:五星国际时时彩 > 新闻动态 > 诺门坎战役最大赢家是谁?依据战后分析就不是斯大林,而是蒋介石_日军_日本帝国_苏联
诺门坎战役最大赢家是谁?依据战后分析就不是斯大林,而是蒋介石_日军_日本帝国_苏联
发布日期:2025-07-24 16:52    点击次数:76

一、诺门坎战役

诺门坎战役,发生在二战期间,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尴尬篇章。这场战斗的地点,位于现今的中蒙边境,地理环境沙漠化严重,资源匮乏,可以说是一个荒凉的地方。但就这样一块几乎荒芜的土地,却成了两大势力的冲突点,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军事对抗。

最初的冲突看似只是两个木偶之间的争斗:一方是日本帝国在中国东北扶植的伪满洲国军队,另一方是苏联在外蒙古支持的伪蒙军队。两方战斗的技术含量不高,基本是乱打一通。但最终,这场战斗不仅没能平息,反而为背后的大国势力提供了出场的机会。

每次提到诺门坎战役,我总是觉得有种尴尬感。这种感觉类似于清朝末期日俄在东北的战斗——虽然战斗本身看似与中国关系不大,但背后却折射出当时中国的弱势与无力,仿佛是在提醒人们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冷酷现实。

战役爆发前,日军充满了自信。首先,斯大林国内的“大清洗”让苏联军队损失惨重,特别是指挥体系几乎被摧毁。其次,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捷报频传,士气高涨,仿佛进入了“无敌”的状态。再加上日本在物资、兵力方面做足了准备,而苏联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
展开剩余81%

正是这种自信和准备,使得日本军方毫不犹豫地发起了进攻。结果一交手,日军便领教了什么叫做“钢铁洪流”。客观来说,日军坦克数量不少,但与苏联的坦克比起来,简直像玩具一样。日军坦克的装甲无法承受苏联坦克的炮火,瞬间就陷入了下风。

尽管如此,日军依然不甘心败北。既然钢铁实力不济,那就靠意志力来弥补。于是,日军竟然出奇不意地组织骑兵冲锋,但这一行为反而成了活靶子,被苏军轻松击溃。

回顾苏联方面的记述,朱可夫在其回忆录中显得异常冷静,他写道:“我们的王牌是装甲坦克兵团……敌人看到我们的坦克后迅速采取防御,但他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,四周百里都是开阔地,连一棵灌木都没有。”与此对比,日军方面的记录则充满了恐慌和绝望:“几十辆坦克突然向我们冲来,战场上混乱不堪,战马嘶叫,汽车四处乱窜,飞机也被击落。我们只能惊恐地躲避。”

二、斯大林是最大赢家吗?

诺门坎战役,发生在1939年5月11日至9月16日,时间上正处于德国入侵波兰(9月1日)之前,以及中国长沙会战(9月中旬至10月)之前。如果从这一时间节点来看,它对整个二战进程的影响深远且深刻。

当时,德国迅速吞并欧洲,斯大林预见到,最终与德国的死战是不可避免的。因此,诺门坎战役对于斯大林来说,实际上是一场痛苦的战争,甚至可以说是他不愿看到的。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,苏联几乎所有的战略压力都来自欧洲,对日本的态度自然也就变得相对消极。

苏联并不希望与日本发生冲突,因为那样只会分散资源,影响对德国的战略部署。与此同时,日本的军队也深知这一点,正是因为如此,他们才敢如此自信地挑战苏联。因此,开战前,双方的态度基本就决定了战时局势的走向。

尽管苏联在战场上接连取得了胜利,但斯大林并不想将战争进一步扩大。他的目标非常明确:让日本付出代价,知道与苏联为敌是代价惨重的,但绝不想逼迫日本与苏联死磕。日军在遭遇挫败后,反而更为强硬,表示必须坚持下去——毕竟,如果关东军战败,那么其“北进战略”就会面临失败,整个陆军的声誉将遭受致命打击。

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日本海军在南进战略中则得到了极大的支持,海军资源不断被倾斜,最终导致了后来的“珍珠港事件”。

因此,虽然斯大林在诺门坎战役中获得了一定胜利,但显然他并不是这场战役的最大赢家。真正的最大赢家,出人意料的是蒋介石。

三、为何蒋介石成最大赢家?

要真正明白为何蒋介石能从诺门坎战役中获得最大收益,得从1939年时日本军队的兵力部署说起。当时,日军总共有43个师团,其中12个师团驻扎在华北,10个师团驻扎在华中,5个师团驻扎在华南,另外5个师团分布在朝鲜半岛和本土。而在东北地区,日军部署了高达11个师团,并且配备了“航空兵团”的两个飞行集团,此外,还有战车部队和骑兵旅团等。

毫无疑问,这些驻扎在东北的日军兵力最为强大。然而,日军的“北进”战略与苏联死拼在诺门坎战役中,不仅战败,而且损失惨重。尤其是日军高层的失误,甚至还被迫进行了大清洗,这一切导致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局面:9月16日,诺门坎战役停战协议签署后,日本立刻将重心转移到了长沙战役上。

为什么不提前发动呢?因为日军将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诺门坎战役,根本没有时间顾及中国的其他战场。而中国的抗战形势当时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。比如南昌会战的惨败让国军几乎成了“惊弓之鸟”,再加上日军当时控制了武汉、岳阳和南昌,若继续分兵两路进攻长沙,国军几乎没有抵抗的能力。

然而,正当此时,诺门坎战役爆发了!日本不得不将大量物资和精锐部队转移到东北,暂停了对长沙的进攻。这为蒋介石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喘息机会。

四个月后,日军才正式开战长沙,而蒋介石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。比如,他调动了薛岳将军驻守长沙,并在此期间坚决否定了白崇禧放弃长沙的计划。经过激烈的争执,最终,薛岳与白崇禧达成共识,坚守长沙。结果,日军在长沙战役中遭遇重大失败,薛岳也因此名声大振。此战不仅极大提升了国军士气,也使得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。

因此,从战后的分析来看,诺门坎战役的最大赢家,毫无疑问是蒋介石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  • 上一篇:高精度螺杆组合秤破解酱菜称重难题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